一、 社會隱憂
青少年是人生戰場的新兵,脫離童年天真活潑的遊戲生活,進入課業、情緒、成長變化日異的生活,開始出現自己想法與現實生活之間無法配合的衝突,種種的挫折與壓力,以及不被關心與不被了解的感受引發了偏差的行為,於是問題青少年因應而生。
二、 計劃緣起
『如果問題得到充份解答,就沒有人會成為問題青少年。』
中宣社會福利發展協會(以下稱中宣社福協會)現任理事長
因此,這個計劃可稱為「火中柴搶救計劃」,這個異象來自於
三、 計劃主旨
l 讓邊緣青少年透過被關懷、被認同、被讚美、被支持,進而被訓練、被要求、被賦予責任,真正成為社會上能幫助及祝福人的中堅份子。
l “邊緣青少年”之定義:青少年因學業壓力、父母代溝、家庭變異或交友不慎等環境因素而產生的偏差行為。
四、 計劃架構
l 透過四個階段讓邊緣青少年成為社會正面力量:
愛的團體à才藝訓練à體驗教育à領導培訓
1. 第一階段:愛的團體→品格教育、情緒教育
透過他人的認同與接納,讓他們也真實地接納自己。
2. 第二階段:才藝訓練→才藝的培養
透過訓練才藝,幫助他們培養出一個表達自我的正向管道。
3. 第三階段:體驗教育→培養品格及團隊精神
藉著營隊中體驗活動,讓他們在現有的能力與品格當中,尋找出如何正確地發展並表達自我。
4. 第四階段:領袖培訓→學習承擔責任並獨當一面
透過階梯式的系統課程,可以正確教導並不斷更新在成長中的青少年,並孕育成同儕團體中對的影響力人物。
l 另外還有特殊輔導:針對青少年面對衝突、挫折壓力時的防衛、攻擊、退縮與適應不良,已無法自我掌控時,會透過個別深談、家庭拜訪、以及轉介單位來加強協助處理。
五、執行架構
l 目標對象:邊緣化青少年
l 目標年齡:國小高年級、國中、高中學生
l 學生來源:中宣社福協會藉由安排講師到國小國中演講,或至學校社團輔導等方式與校方合作,尋找並追蹤邊緣青少年。
l 年度計畫:
第1~2年:以台北市、新北市的特定區域(淡水、五股週邊)、以及
桃園中壢的國小高年級以及國中學生為目標區域。
第3~4年:將目標對象擴展至高中學生。
第5年起:將目標區域擴展至其他需要的地區。
l 成果目標:前兩年能達到跟10個學校合作並每年輔導100個青少年,第三年後能與20個以上的學校合作,並每年幫助200個以上的青少年及其家庭。
六、執行內容
l 以台北及新北市為主,前六個月與各區域型社福單位傳遞此計劃與使命,成為結盟機構,共同為培育優秀的青少年而努力。
l 協助有需要的結盟機構培育各階段課程的志工及講師,以預備接待目標對象。
l 與國小及國中校方建立密切良好的關係,定期舉辦講座、活動,邀請目標對象加入結盟機構的團契及課程。
l 寒暑假舉辦數梯次的三天兩夜跨校營隊,以團隊合作探索教育及僕人領導培育課程為營隊主軸。